职场得意与家庭幸福,二者可否兼得?
奋斗于职场又身为父母的校友们难以在此二者间做出取舍。得知众校友对这样的难题心存困惑,本期“成人直播
l思享汇“校友分享论坛专程邀请了董小英教授分享她的子女教育经验。
在讲台上她是备受学生欢迎的名师,在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领域她是卓有建树的专家,董老师在事业上的成就自不待言。作为一位母亲,她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孩子十分优秀。世上哪得双全法?既为职场精英,又为幸福父母。董小英教授阖上书本走上讲坛,分享她双元平衡的幸福人生。
传管理之道,解人生之惑
“今天这一场讲座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特别,第一次大家到成人直播来不是来听管理知识的。”本次讲座的主持人—成人直播
高层管理教育中心运营主任马翔宇老师介绍了组织本次讲座的缘起:“我们中心校友年龄多在35到45岁之间。通过和大家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发现大家现在最关心这么几件事:第一,希望更新知识继续再学习,事业上一个台阶;第二,身为单位和家庭的顶梁柱,关注个人健康问题;第三,特别关注如何培养和教育子女。得知校友们有这样的强烈的需求,我们努力开掘成人直播内部资源,邀请成人直播学人分享自己的子女教育经验。今天是第一堂讲座,今后还将有更多的教育界精英为大家分享智慧,既传管理之道,又解人生之惑。”
从普通到优秀—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
“听课有人磕睡,听子女教育没有人磕睡,可见这件事对大家很重要。在座的各位大多已经是职场的精英,那么今天我主要讲的内容是如何扮演成功父母的角色。”董老师以一贯幽默、亲切的话语开场,“我儿子从小就是非常普通的孩子,既不绝顶聪明,也没有特别强壮的体魄,没有特别的旺盛精力,反而有空就使劲的睡觉,也没有看出他有音乐、体育等方面的天赋。”董小英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孩子,她口中的普通的孩子,如今已经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当面对孩子只是“资质平凡”,怎样正确对待他,将他培养成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呢?董小英老师分享了她的秘籍:
第一,跟他做玩伴,一同成长,忘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家庭身份。“当全身心投入孩子世界的时候,你忘记自己是企业领导,忘记了自己是成年人,当你真的可以换位的时候,你是会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董小英老师如是说。
第二,用孩子的语言与之对话,放下架子平等地沟通:“我这一招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贯穿始终,而且饶有成效。当他是年幼孩童时,我就模仿幼儿语言跟他说话。当他进入青春期,特别喜欢周杰伦,我就放下对这种‘大舌头’音乐的成见试着同他一起喜欢。“
第三,无论孩子的资质过人还是平凡普通,都必须给予他充足的爱,让孩子在满溢的关怀里建立自信心。“无论你的孩子是美是丑是聪明还是笨拙,都应该给他无条件的爱和包容。孩子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无条件接纳。”董小英老师就是如此平等、包容、关爱、接纳自己的孩子,将他从一个年级排名200名左右(年级总人数1700人)的普通生培养成与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们同台竞争的学界精英。
拓宽视野,养成自律—全面发展与成才要素
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研究,孩子全面发展与成才的要素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应对风格、动力系统、自我、个性素质、人际素质以及适应能力等等。董老师重点强调了培养孩子的大格局大视野以及帮助他养成自律。她提出:孩子8到16岁是心智成长的关键期,这时期父母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建立格局。“我们真正能够帮助孩子的不是给他有形的物质,而是赋予他广阔的视角和长远的志向。当一个人有了宽广的视野,他就能够比较从容,一个人不是说考上好学校就能止步不前了,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无论是成功还是挫折都是珍贵的财富,想清楚这些他就不会执着于眼前得失也不容易沉迷于世俗的诱惑。“她同时指出:要让孩子目光长远,家长也要保持一份从容,当父母怀有一份从容,对待孩子就没有那么多的坏情绪,也没有那么多的负能量,没有那么多的愤怒和抱怨。
除了帮助孩子拓宽自己的视野,也要协助他建立自律。董老师培养儿子自律的方法是建立在对他充分的信任之上的,“他的自律是在我‘放手’的过程中建立的。初中的时候,他喜欢打游戏,我说可以打但是要在家里打,而且要控制时间每天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他能够做到不超时,而且也不像其他同学一样去网吧玩。高中时他要把游戏删除,他说玩多了就内疚,我就告诉他别删除,要劳逸结合学习玩耍两不误。后来他了去香港科技大学,离开老师和家长,没有人再去约束他,他独自在香港学习和生活非常好,这都是因为他早已经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这种自律是建立在对孩子的信任上。学会信任孩子,尊重孩子,不因为他年纪小而强加于他太多的使命与责任。在这种信任和自由之下,他自然而然养成了自律心,那么他到世界再远的地方我都不用操心。”
放下身段,平等对话—建立与子女的健康关系
“很多教育子女的失败案例都是由于我们老是站在家长的立场高高在上,对儿女不够尊重和信任,家长干预牵绊了他成才的脚步。我们应该蹲下来培土,浇水,施肥,让这个小苗成长成一个参天大树。”如何真正做到尊重孩子与他平等对话?董老师认为应该进入孩子的世界并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才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开发他们的天赋。
由于家长不恰当的期许和干扰,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被抑制住了。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但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虚荣心,用一种坦诚的、平等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将他看成一个普通人,一个成熟的人,而不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也不是以自己的权威施加压力。“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就是当他们无依无靠的时候,当他对自己不确信的时候。”董老师如是说。父母可以观察他,发现他的兴趣和特长,并在一旁鼓励他支持他,他能够走多远就支持他多久,这才是家长应有的心态,这样才能建立父母与子女之间健康和谐的关系。
更新观念,多元评价—家长应该做什么
有关研究表明,工业化转型当中人均收入一万美元以前,大多数人持有传统世俗的理性价值观;当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社会主流价值观转向注重自我表达。“80后”“90后”的孩子想要的东西,已经与他们的父母不同,他们的需求已经升级,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和评价方式也应做出相应地调整。
董老师总结了当代年轻人的特点:“他们强调自身在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中的参与,希望能自由地表达个人观点,主张政治民主和社会透明,要求尊重人性包容文化的多元性,强调开发人的思维潜能,看重主体幸福感和个人发展。”
如今孩子已经成长为不同凡响的一代,用“老一辈”的眼光来评判他们的言行是过时的。“很多人是用过去的标准评判现在或者看未来,所以看哪都不顺眼。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就可能和孩子找到很多共同的话题。如果我们能放下一些成见,那么就能够和他们有效的沟通。此外孩子的需求也比我们那一代人复杂,原来我们只求吃得饱穿得暖,现在年轻人有审美的需求、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青春期的孩子的各种逆反表现,其实就是他们表达自我需求的一种方式,要让他们表达出来释放出压力,这是他们愿意沟通的前提。”
和过去相比,当代中国社会日趋多元化,家长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帮助他全面成长。虽然如今高考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发展,但是这已经不是评价孩子成长的唯一因素。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自我认知,如何归因,如何独立思考,是否建立了自尊和自信,是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否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等,这些都是孩子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
享受一起成长的时光
董老师讲完之后,在场的多位校友积极互动,纷纷提出自己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难题与困惑,还有来自七期的汪金枝校友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将女儿培养进哈佛读博士的心得。大家交流得充分而热烈。
“教育的本质是一场长久的修行,能与孩子共赴这场旅程是每一位家长的幸运。”高层管理教育中心运营主任马翔宇老师最后总结道。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光细细算来短短几十年,那么请珍惜这一段弥足珍贵的缘分,创造彼此间美好的回忆,搜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帮助他们变成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将他们送到他们憧憬的目的地,这才是为人父母的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分享智慧,点亮成人直播。
成人直播
l思享汇 校友分享论坛虚左以待,盼你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