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直播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与先哲的时空对话 | 成人直播学子参访北大红楼旧址

时间:2017-12-19

说起北大红楼,离不开北大精神,离不开一个时代的记忆与梦想。

而今回首往昔,唯有不忘初心,才能重新出发,砥砺前行。

红楼外景

2017年12月16日上午,为进一步学习与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落实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要求,成人直播 研究生会与企业管理系硕博党支部、应用经济系硕博党支部一行前往北京大学旧址——沙滩红楼参观,走近革命先辈,感受五四精神,深入了解北京大学的历史原貌和历史传统。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途中,同学们大声合唱起北大代校歌《燕园情》,在歌声中一起回顾那段峥嵘岁月,期待着即将到来的与革命先贤、思想先哲们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楼介绍

北京大学红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今五四大街)29号,在景山公园东侧,五四路北侧,中国美术馆西侧,现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该楼于1918年落成,楼通体由红砖砌成,故俗称“红楼”。该楼落成后,用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以及文科校舍。当时许多名流、学者汇集北大,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李四光等先后在这里任教任职。1918年初,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因而迅速在北大得以传播,并以此为基地向其他地区传开,这里也成为了北方革命活动的中心。1919年,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伟大的“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就是在这里开始的,北京大学因而成为“五四”革命运动的策源地。1918-1919年,毛泽东同志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红楼一楼东南隅有两间西向的屋子,是李大钊同志当年办公的地方。

志愿讲解的同学与大家互动

来到红楼以后,映入眼帘的便是建筑风格独特的红楼主体建筑。砖木结构的整体构造,西洋近代古典建筑风格,底层的青砖墙衬托出其历史厚重感,二至四层的红砖墙体与青砖窗套则仿佛再现了当年的革命激荡岁月。大家伫立在红楼前,望着这座历经近百年风风雨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建筑,充满着敬慕之意。

红楼坐北朝南,平面呈工字形,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东西面阔100米,主楼进深14米,东西翼楼南北长各为34.34米,总面积10000平方米。红楼初建成后,其功能布局如下:地下室:印刷厂。设有排字间、校对室、印刷车间。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建成后,以复原五四时期北大红楼历史面貌为主,并辅以陈列展览,恢复了图书馆主任室、登录室、第二阅览室、第十四书库,以及新潮杂志社、学生大教室、红楼大门等历史原貌,比较全面地展示了陈独秀、蔡元培、毛泽东、李大钊等先驱在红楼工作时的情景,凸显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红楼历史氛围。

蔡元培先生铜像

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便是对北大的教育发展、“学术自由”之风贡献卓著的蔡元培校长的铜像。


同学们参观交流

新文学诞生百年纪念馆内,保存着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鲁迅、周作人等文学革命先锋人物的往来信件、白话手稿、新文学作家们作品手稿、初期版本、文学刊物等,以及一系列有关新式标点符号、注音字母、简化汉字、标准国语与国音等与书写语言革命相关的文物,从语言、文学、文学教育等多角度展现了文学革命发生发展,尤其是白话新文学构建的进程,揭示了新文化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图书馆主任室、第二阅览室、第十四书库、新潮社址、学生大教室等旧址复原场景。

图书馆主任室是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的办公室。第二阅览室是毛泽东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期间工作的地方。第十四书库,复原了旧址的一间普通书库内景。新潮社则是北京大学学生受进步思潮影响而成立的学生社团。五四运动前夕,以新潮社社员为首的北京大学学生,在此制作了3000余面旗帜、标语等等。罗家伦在此站在桌旁起草书写了《北京全体学界通告》,其中写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全体学界通告》赶在游行队伍出发前印刷了两万份,成为1919年5月4日当天唯一的印刷品。该社址复原了五四运动前夕学生制作旗帜、标语的内景。

大家看着这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旧址遗迹以及当初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想到一大批爱国进步的北大学子们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所作的抗争,仿佛当初那群情激昂的岁月就在眼前,看着前辈先贤们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尊严所作的努力,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仰与怀念。

同学们认真参观

此外,大家还观看了纪录片《红楼往事》,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那段风云历史及与红楼的紧密联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大家一起参观了“新时代的先声”——新文化运动陈列展览馆,馆内生动再现了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批受过西方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思想文化革新与文学革命运动。

北大红楼,一个与时代命运紧密联系的地方,其中蕴藏着太多的历史文化。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亦或是五四运动引发的中国知识界、青年学生、工人阶级等群众基础广泛的强国探索之路,都与红楼、与北大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新时代的北大共产党员,我们感受到革命先贤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情怀。而五四精神、红楼文化也将始终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访学生感悟摘录:


陈贞竹:从燕园到红楼,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蔡元培先生一直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也深深地被当时北大师生为拯救中华于水火之中穷思竭虑的精神所感动和震撼。这也是我们当代学子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李元哲:从燕园到红楼,是一次北大人的寻根之旅。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北大红楼承载着百年前先进的中国人对民主科学的追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一位位大师如黑暗中的明灯,启蒙了多少青年学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五四新文化运动体现了北大学生家国天下、勇担责任的高尚情怀。红楼的一砖一瓦已成为历史,但红楼的精神仍在我们身上薪火相传。

杨兵:走访红楼旧址,追寻北大记忆。这一次红楼之旅,让我们领会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革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热情,认识到北大与北大人的使命与责任。

张迪:今天我们有幸参观了北大红楼。北大红楼是1916年至1952年期间北京大学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我们先后参观了蔡元培办公室,图书馆和期刊社办公室等。可以看出,当年的条件很艰苦很简陋,但就在这里,诞生了很多革命先辈,他们为了革命理想抛洒血与汗,他们的奋斗铺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个年代赐予我们的和平幸福,还要传承北大精神,抓住新的机遇,为国家和社会多做些什么。





分享

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编:100871

咨询电话:010-62747283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科研楼K07

©2017 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