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春风送暖。3月22日下午,按照《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课程实践安排,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特聘教授徐宪平带领42名同学走进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关村软件园,实地参访了云迹科技、千乘探索、深瞐科技、梦之墨和海光信息技术公司等前沿科技企业,并就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市场环境、人才引进、政策扶持等创新创业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云迹科技是一家专注智能机器人设计和制造的公司。云迹机器人对业务驾轻就熟,非常灵活地完成了讲解、送餐和地形测试等任务,让大家刮目相看。云迹科技创始人表示,他们希望商用服务机器人去做人类不愿做和做不了的事情,解放重复劳动,随时提供服务。云迹科技在室内定位导航、障碍和图像识别、机器人智能移动等方面已有多年的积累,凭借其多元的人才团队、敏锐的市场判断和扎实的业务能力,为知名企业、政府行政服务机构、机场酒店、社区等多种场景提供智能服务解决方案。
千乘探索专注于微小卫星的商业化运用,业务范围简单概括为“做卫星-用卫星-管卫星”。据负责人介绍,与军用卫星相比,商业卫星的集成化程度更高、成本更低、可靠性更强、体积和重量更小。因此,公司致力于降低卫星数据应用成本、提高数据应用效率,从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方便快捷的数据应用服务。商业航天也是国家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目前存在的体制分割现状,千乘探索负责人呼吁成立卫星研制及应用联合实验室,解决“做卫星的不用卫星,用卫星的不做卫星”的问题。

千乘探索负责人介绍商业卫星业务
深瞐科技展示的车辆特征识别技术让大家眼前一亮,这种基于视频进行真相还原或实时监测的服务可以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查、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和经济评估等诸多领域。深瞐科技运用国际领先的自主核心算法和专利,实时监测路况,判断畅通和拥堵路段,有效避免路况监测的时间滞后性,保障数据的准确和实时运用。目前,深瞐科技已成为全国仅有的几家能够提供从云到端全系列智能产品的厂商之一。
梦之墨的“墨”是一种液态金属。这种液态金属电子增材制造技术是世界首创,公司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创始人自豪地告诉我们,这种所见即所得的电子打印和印刷模式为发展普惠型电子制造技术、重塑传统电子及集成电路制造规则提供了创新途径,并且制作过程更加快速、经济和环保。公司的产品可以应用于固态电路板、弹性导电材料和服装等领域。

梦之墨负责人介绍产品工艺
芯片国产化是我国的发展战略,摆脱对海外供应商的依赖是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宏伟目标,海光信息技术公司就是我国向这个目标迈进的先行者之一。海光公司是中科院下属曙光集团的子公司,专注于X86微处理器的研发和设计,通过与AMD达成合作协议的方式,取得了AMD Zen微架构的完整知识产权。他们在此基础上开展自主研发设计,迈出了我国微处理器和数据存储器从设计、研发到制造的跨越步伐。在芯片生产流程和产品展厅,负责人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芯片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我国面临的技术壁垒和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让大家对于自主研发“中国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实地感受到中国芯片企业的自主创新道路后,徐宪平老师着重为同学们进行了分析。他提到,虽然中国现在面临很多发展的瓶颈,但从历史规律来看,中国3G商用的普及比世界落后8年,4G商用的普及比世界落后3年,到了5G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第一梯队。这就是中国速度,要对中国的创新充满信心,保持耐心。

徐老师和同学们参观海光公司
企业能够迸发出创新的活力与生机,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关村前沿科技与产业服务联盟秘书长窦彦莉提到,入驻企业均需经过路演和专家投票等公开透明的选拔流程,政府在租金、设施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区长助理李东明告诉同学们,海淀区是北京市的科技创新示范区,区政府作为创新的陪伴者,始终将创新摆在重要的位置,以服务推动创新,用创新引领发展。

与海淀区政府、中关村前沿创新中心座谈
最后,徐宪平老师进行了画龙点睛式的总结。他指出,同学们在课堂上、书本中学到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课程较为宏观、偏向理论,同学们应该明白创新的实现需要广大杰出的企业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努力奋斗。组织这次实践活动就是希望让同学们看到国家创新发展路程虽然艰辛曲折,但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局面。
整个参访调研活动充实而紧凑,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前沿科技企业,亲身感受到科技发展的无穷魅力,还直接与创新创业企业面对面交流,真切体会到创新强国战略的坚实进展,也表达了今后投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