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知著”,小班“见微”。2021年12月,经过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成人直播
《经济学》课程建设获评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2年,学院率先启动《经济学》课程改革,成为北大“小班研讨课教学改革”试点。在时任院长蔡洪滨教授、时任副院长龚六堂教授、时任应用经济学系系主任周黎安教授的带领下,应用经济学系多位教授共同推进这一改革,勇于尝试,坚持不懈,取得了显著成果。发扬学院优良传统,学院院长刘俏教授于2018年秋季起亲自参与《经济学》大班授课,带头推进高质量教学。
《经济学》大班授课团队:刘俏、陈玉宇、王辉
《经济学》小班授课团队:龚六堂、周黎安、孟涓涓、翁翕、张庆华、颜色、林莞娟等教授


《经济学》是学院本科核心必修课,是大一新生的首门专业类课程。该课程旨在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框架知识,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对于经济问题与经济事件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为自身专业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小班课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课程形式,在世界一流大学教学实践中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2年6月,北京大学下发《北京大学关于开展“小班课教学”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学院响应学校号召,率先启动《经济学》课程改革工作,成为北大“小班研讨课教学改革”试点,学院教学主管院长、应用经济学系系主任及一线教师共同推进课程改革,定期讨论教学计划,跟踪教学效果。

教授们研讨课程设计及授课场景
“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大班授课主要讲解学科的框架知识及一般原理,奠定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小班研讨中,学生被分为多个小班,主要在大班授课内容基础上,进行经济学知识和现象的问题研讨、文献阅读及知识点巩固。学生有机会与教授深入探讨经济学问题,良好的互动促进了理论解读、案例分析等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
“老师鼓励同学发言,并且十分欣赏同学们的想法,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学术成果,让我们领略到经济学研究的魅力,受益匪浅。”
“老师每次选的话题都是对课堂很好的补充。”
“能给我们推荐非常多的书,让我们在课余也可以丰富经济学知识,课堂内容极具启发性。”
“形式丰富,参与度较高,真正学会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
……
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性探究能力。与此同时,“大班教课”与“小班研讨”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带动了授课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形式、考核机制、技术支持等诸多方面的变化。2013年秋季学期至今,《经济学》课程始终坚持“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模式开展教学,为学院及经管学科的本科教学改革及学生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推荐阅读
成人直播
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立项
成人直播三个“一” | 《会计学》荣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微以致远 | 5位成人直播教授荣获北京大学2021年教学优秀奖
祝贺张闫龙老师团队获得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